看,图和字
文:ad110
|
发表于 2005-6-22

这是来自台湾杂志的图片,看文字和图片,一定要结合才能看出味道..............



题:See the Colorful World Through His Lens
作者:Ronny Knight
简介:我现在已经很少拍摄黑白的照片了。当然,我也像其它摄影学生一样从拍摄黑白照片开始学起。这是学习构图和打光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缺少了颜色反而可以更专注在这两个元素上。但是我住在一个彩色的世界,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充满色彩的人。色彩是传递情绪时,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




主题:便利又营养的早餐
作者:财团法人天主教 康泰医疗教育基金会
简介:根据行政院卫生署的调查,社会上外出打拼的主力人口(十九到四十四岁),有35%不吃早餐,是全体人口当中,最不爱惜自己身体健康的一群人;反而是年过四十五岁后,人越老越多人吃早餐。令人不忍的是,发育期间的青少年(十三到十八岁),也有24%的人空着肚子去学校或上班。
不吃早餐有什么危险?




主题:艺术与商业设计之间的灰色好奇
作者:刘小康
简介:我都不知道我的家庭很自由!这是刘小康先生接受访问时开场的第一句话。但说真的也应该是很自由吧,因为我爸爸都不理我,毕业了就毕业了,做什么就做什么都不太有什么限制,这样有好也有不好。所以严格来说还是非常的自由,我妈妈也很忙都在玩,不太理我们,妈妈很好啦,都是很开心的。家庭对我的影响就是在价值观吧!怎么看事情、怎么做事情,什么才是好什么是不好。我爸爸不是读太多书的人,都在忙生意,所以在成长时有趣的事情多看一点对自己的影响是很大,反而家庭对我来说影响比较小一点。自由有一个好处,年轻时我都看武侠小说,一个夏天中二个礼拜都不停的,从早上8点起床开始看,到晚上十二点睡觉。都是这样子看完一部金庸的小说。




主题:to be YOUNG & FABULOUS
作者:Jasper Huang (黄嘉祥)
简介:在国外留学的这个经验对Jasper的影响很大。「因为我觉得美国的环境是一个360度的视野;不管食衣住行它都很宽阔及多元化,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很开明、很大方,而且是很率直的。我们台湾人就比较不一样,我觉得台湾大多数的人民视野会比较窄,喜好的种类也比较少、比较保守,当然各有优缺点。不会像在国外那么全面性,各种风格都会有不同的人喜欢。在那边体验到非常多元的文化,因为纽约是个多元种族的城市,所以也就是说他们对生活的包容性是很广的,什么事件都有可能在那里发生,什么样的创作都有可能被接受。




主题:2005「台湾包装之星」得奖作品大赏
作者:台湾创意设计中心
简介:获选本届「台湾包装之星」之作品,无论是在创意及设计特点之表现,均有杰出之表现。获选作品分为电子产品类、食品饮料类、化妆清洁类、文具礼品类、其它包装类,在创意及设计特点表现,今年均有不凡成果。其中「思考特视觉沟通有限公司」在众多?赛者中脱颖而出,共有5件作品获选:「(统一超商)鲜果果冻杯」、「(台湾康师傅)桶面」等作品,其作品从产品诉求与定位上发挥设计创意,不但与商品特性相契合,所设计的食品及商品包装,一但上架陈列铺货,更能以独特之整体包装,强烈吸引消费者目光。




主题:设计是一种建构在理性之上的感性工程。
作者:陈育民
简介:平时在工作之余反而喜爱从与设计毫无相关的事物获取设计的灵感,透过大量阅读书籍和杂志和观看电影来攫取一些养分,最近则是迷上阅读川端康成的小说作品以及布什亚的文章。设计创作的过程中总免不了听上GUNS N’ROSES的歌来振奋精神,U2的专辑则是可以让人在漫漫长夜埋首工作时的最佳心灵伴侣。




主题:第十四届时报广告金犊奖
作者:时报国际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教育部这次赞助生命教育类的奖项,次长吕木琳说,从作品中看到同学对生命价值的诠释,从不同角度切入,发现许多很棒的观点。纽约广告奖主席Greg Sonbuchner表示,学生参加竞赛,可以在不考虑作品是否成功状况下,向世界发出自己声音,是非常珍贵的经验。




主题:find yourself. HANMspree
作者:瀚斯宝丽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Hannspree」的品牌经营策略是「more than a TV」,他们希望提供的是一个礼品、收藏品或是一个家庭装饰,里面还多了电视功能这个附加价值。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做法。如果只是比价格和功能,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太多的品牌可以让消费者选择,所以「Hannspree」才要创造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产品走向比较活泼、生活化,他们也希望顾客都能以这样的心情来购买。把设计带到产品中让消费者都能接受,进而变成是因为欣赏这个设计的价值,不是因为技术或者是价格才选择这个产品。




主题:台北当代艺术馆「膜中魔」展览
作者:台北当代艺术馆
简介:随着当代艺术国际版图的发展,亚洲艺术家寻找到新的发言场域,亚洲策展人角色即备受讨论。在「新东方思维」的声浪中,思考并彰显在地性格内涵呈现,促成了台北当代艺术馆策划执行2005年「策展人年在MOCA」系列的想法,该系列陆续邀请了台湾的策展人石瑞仁、高千惠、张元茜、王嘉骥等四位,个别以广泛且深入的角度陈述激荡,梳理出近十年来属于台湾策展人观点的亚洲当代艺术版图。在本年度之系列三「膜中魔」展览,资深策展人张元茜即以重新观看、诠释、运用三度空间,物理性的多维度理论,试图颠覆并创造空间多元化的延伸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