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书者 by 欧宁
文:ad110
|
发表于 2013-7-8
文:欧宁 /(本文为欧宁撰写:“制书者:小马与橙子的书装设计”展序言,该展览2013年8月15日至9月16日在广州方所举办) 第一次看见小马与橙子(马惠敏与郭成城)的设计作品,是我为2007年的大声展搜寻年轻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时候。那是一本吕敬人策划的“40人设计展:书籍设计家的书与言”展览出版物,纸张全部印黑,上面是银色的字和作品图片,以各种变异的大块抽象几何图形统摄全书的视觉风格,裸脊锁线装订,低调沉默,但颇见匠心。在2005年后中国新一代的创意力量出现井喷的热闹局面中,这样的作品仍脱颖而出,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于是我开始联络他们,想不到就这样与他们成了几乎每个月都要往来沟通的工作伙伴,弹指间,已经六年有余。

我们的主要合作就是制书。我编辑内容,他们设计制作。首次合作是2007年大声展展览出版物中的英国卷和日本卷。那一年,我说服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伦敦总部资助14位英国艺术家和设计师参展,又说服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Japan Foundation)东京总部资助四位日本艺术家和设计师参展,我们要分别为这两个特别项目制作专门的出版物。英国卷采用中英双语,因为参展人较多,内容较丰富,我把它编辑成三个部分,策展论述、参展作品和附录(策展人简介和全书图片索引),这样的结构方便设计时使用不同的纸材以形成视觉和阅读触感的变化。小马与橙子交出来的是一本既无封面也无封底的书,两页只有马克笔手绘的彩色线条直接把读者带到扉页。书地切平,方便在书架上直立,书天和书口故意锉粗,参展作品部分每个艺术家的首页选用了超薄的纸张,边缘染绿,从书口长出,薄纸在读者手中会变皱,仿佛是有生命的植物。书脊先胶装再手撕掉包脊的纸张,保留手撕后的毛糙感,不着一字,非常神秘。版面设计继续使用马克笔彩线,划出文中着重句子,参展人肖像全部处理成黑白,作品则全彩,印在滑面纸张上,全力还原图片的细节。这本书一反普通书藉以封面硬销的功能和讲求工整的行业标准,以富有手工感的美学,让人耳目一新,获该年GDC(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览全场大奖。

日本卷采用中、英、日三种语言,包括三位艺术家的动画和影像作品以及一位设计师设计的盔甲装置,内容相对简单,但小马与橙子仍用不同纸张和富于变化的图文排版组合演变出多层次的阅读体验。这本小书使用锁线胶装,包上软性EVA(发泡塑胶)封面,再以四个参展人的作品分别印成四张带勒口的外封套(同样没有任何文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变换不同封面。



《物质/非物质:2007大声展英国参展作品集》(Everything Material, Something Immaterial: UK Chapter of Get It Louder 2007),欧宁编,小马与橙子设计,英国文化协会出版,2007。

2008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Art Basel)决定为其亚洲艺术顾问、一年前因突发疾病去世的记者和作家Jonathan Napack(中国艺术家把他昵称为“降落伞”)出版一本他的中英文文集,请田霏宇(Philip Tinari)主编,我来组织设计制作,我又找了小马与橙子。这次他们把书的扉页设置在全书的中间,英文部分横排,从左向右翻阅;中文部分竖排,从右向左翻阅。他们根据Jonathan Napack生前的生活工作图片进行了精致的线描处理,并安插在大块的文字内容的不同部分,作为阅读间歇。此书采用精装,以粗纹绿布包背(与书中正文的标题及线描图案的色彩一致),上面采用丝印方式印上黑色书名,配同色丝带,便于读者作书签用途;封面封底以细纹白布包贴硬纸板制成,上面只印以细线绘制的降落伞和飞机模型的构件图,没有文字,非常肃穆庄严。新书在这年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首发,大受好评。

2009年我担任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决定把文学带入双年展的系统,让它与建筑发生化学反应。我挑选了过去十年来在中国各地建成的有代表性的当代实验建筑,包括Steven Holl设计的万科中心(深圳)、都市实践设计的土楼公舍(广州)、Zaha Hadid设计的广州大剧院、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杭州)、张雷设计的混凝土缝之宅(南京)、祝晓峰设计的大沙湾海滨浴场(连云港)、马清运设计的父亲宅(陕西蓝田)、刘家琨设计的鹿野苑(成都)和张轲设计的雅鲁藏布江派镇码头(西藏林芝),再从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邀请盛可以、韩丽珠、胡昉、路内、阮庆岳、张悦然、胡淑雯、韩东和朱文等华语作家,每个作家对应上述建筑写作一篇与它的空间有关的小说。这个特别项目我命名为“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我们要在双年展开幕前出版一本中英文的同名出版物。我把书的结构设计成三条游览路线(因为这些建筑分别分布在华南、华东和西北三个板块),每条路线包括三个建筑和三篇小说,建筑部分包括手绘草图、设计矢量图、实景照片和相关信息,小说部分则是根据每个建筑的地理位置和空间特点而展开的虚构叙事,希望以此提供一种对建筑的文学想象,鼓励读者按此去实地参观每个建筑,以改变一般建筑展览只能看模型而没法亲身体验建筑空间的缺点。整本书的构思和编辑非常实验,素材也非常丰富,对接受这本书的设计工作的小马与橙子来说,也是一次挑战。

他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于是开始阅读小说,琢磨素材,最后找到这本书的关键词——空间,然后受康定斯基的名著《点线面》的启发,决定用点、线、面来表达空间,并作为本书设计的主要视觉要素。他们研究三、四十年代出版物的装饰符号,在这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点、线、面的视觉系统,印成黑色,在扉页、目录、小说题目、建筑信息、参与者简介等页面上不规则分布,形成全书的统一风格。书名、小说题目等印在小片薄纸上,以手工粘贴,粘贴时还要接图(把一个符号折开印在粘纸与底纸上,粘合时要对接上),所需人工加倍。根据不同内容,他们选取不同的纸材、底色和页面尺寸,对于土楼公舍的工笔画效果图,甚至采用宣纸印刷,每张宣纸印刷时下面均要垫着一张其它纸,机器还不能运转太快,耗时艰巨。书尾他们把各位建筑师和作家的肖像重新描画,处理成风格独特的彩色插图,对人物外形和神态的捕捉惟妙惟肖。书的天头刻意不齐,以印张为单位,有高有低,交叉编织,有的还故意保留印刷输出的技术信息而不切;书地和书口则按正常齐切,方便直立摆放。全书色彩淡雅,主要靠不同纸张的穿插以及精心巧妙的布局来形成丰富的细节。这本书也没有封面,但有一个牛皮卡纸的函套,上印书名、编者及出版信息。编辑方法的实验性,文字和图片内容的多元化,加上这么复杂的工艺制作,使它成为一本可以反复体味的艺术作品,是小马与橙子迄今最好的设计。2011年,它在德国莱比锡夺得“世界最美的书”奖。

2011年,经过“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这个文学与建筑项目的尝试,我意犹未尽,决定再创办一个文学刊物。我研究了传统的官方文学刊物《人民文学》和《收获》,年轻作家们办的《独唱团》和《鲤》,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印刻》和《字花》,以及欧美地区的英文文学杂志The Paris Review、McSweeney’s、n+1、Public Space和Granta,决定办一本与它们都不一样的。杂志使用原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天南》的刊号,保留其中文刊名,但英文叫Chutzpah! 这个词原是意第绪语,但近年在美国很普及,主要的意思是与众不同的胆量和勇气。我设想它是一本以文字为主的书,只用很少的图片(不是一般图文并用的杂志),有一定厚度,但抓在手里很轻,内容以推举年轻华语写作和国际当代文学为主,有一部分是英文,把中国最新的文学作品译介给国际读者。一般文学杂志都以文体来分类和建立栏目,我却给它想了一个这样的结构:把这本书当成建筑空间,有“入口”和“出口”(专门发表诗歌),“特别空间”(每期的专题策划),“固定空间”(与专题无关的自由组稿)和“寄生空间”(英文刊中刊)。这样的话,目录便变成“导览”,带领读者从“入口”开始,穿越不同的阅读空间,到书尾的“出口”完成每期的阅读。这是按策展方法组织杂志的内容,因此,每期封面就像做展览时公布参展人名单一样,把参与该期杂志的作者、译者、图片部分的摄影师和艺术家名字按A-Z方式排列,而不像一般杂志那样直销里面的篇目。这样的用意在于隐匿编者的意向,强调每篇文章、每个参与者都各有特色,读者可以进入杂志自由判断。

小马与橙子参与了《天南》的创刊。他们先设计了中英文刊名的标准字,它根据每期封面图片的不同情况放置于不同位置,中间划有彩条,每期选色都不一样。因为强调纯文字的阅读感,设计师在这本杂志里非常低调谦逊,没有采用太多特别的纸材和工艺,而把工作重心放在字体选择、字的大小、行距、标题的一点点装饰、目录和作者简介的布局、每期仅有的八页彩图的编排上。内文文字部分选用了纤维较松同时较柔软的纸张,这样可以形成书的厚度同时很轻,有柔顺的手感。英文刊中刊缩入两厘米,以在书口上区别于主刊。封面采用厚一点的纸,以达到保护内页的功能。每期封面图片由我选定,封面上刊名、期数、专题名称、作者A-Z排名的布局经常变化,对于小马与橙子这样的设计师而言可谓驾轻就熟,每次封面都能达到和谐、轻盈的漂亮效果。至今《天南》已出14期,它的视觉风格与国内外的文学刊物均迥然有别,成为不少读者的珍藏。



《天南》文学双月刊(Chutzpah!Magazine)第1至14期,欧宁编,小马与橙子设计,现代传播集团出版,2011-2013。

小马与橙子也参与了2011年和2012年两届“碧山丰年庆”和2012黟县国际摄影节的设计。这是我和左靖在皖南农村碧山开展的乡村建设项目。最早我先是邀请他们在我的Moleskine笔记本上勾勒我们将要创办的“碧山共同体”的标志、旗帜、护照等的草图,后来这些都变成了投入实际应用的实物。为这样的农村项目做设计,既要尊重农村传统,考虑农民的接受水平,又要体现知识分子离城返乡、回归历史的理想,因此小马与橙子设计的“碧山共同体”视觉系统既有大地、山峦、星光、农作物、水牛、徽派乡土建筑的元素,又有书本、笔杆甚至英文的元素。安插在田野、村落的旗帜和“碧山丰年庆”的节目小册子,以及用作导览的护照均采用单色设计,非常简单质朴。特别受欢迎的是他们设计的护照,用六种不同颜色的PU(聚氨酯)材料做成六种不同的封面,上面只镂刻文字和线条,不着色,里面有16个不同的参观场地的信息,对应16个根据碧山村的动植物而设计的原子印章,护照使用者每参观完一个场地可盖一个印章。2012黟县国际摄影节的作品集《城乡交响曲》中文采用传统的竖排方式,字体借用厉向晨复刻的康熙字典体,非常古雅;英文采用横排以及一般英文文学书常用的Georgia字体,富有阅读感。篇章页使用手工粘贴方式,封面采用硬纸板精装,配丝带,舍弃图片,在黑底上烫印蓝色的书名和线条,文字和线条边缘保留溢出的痕迹,有染古之风。这些融合传统和当代的设计,积极配合我们的要求,为我们在碧山村的乡村建设和共同生活实验保存了珍贵的记忆。

2012年,北京的商务印书馆看中我在2009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中策划的另一个项目“中国思想: 深圳马拉松对话”,当时我邀请Rem Koolhaas和Hans Ulrich Obrist以马拉松的形式,连续八小时不间断,公开采访三十多位活跃在各个领域的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地区),这个对话的文字整理稿曾以别册形式在《生活》月刊刊登过,而商务想把它易名为《城市·建筑·思想》正式出版。我重新编辑,增加了许多相关图片,使之能按商务的要求成为一本图文出版物。小马与橙子接下了此书的设计工作,把图片全部处理成单色效果,参与者肖像照片饰以怀旧古朴的不规则边框,访谈文字以跨页图片分章节,分段则饰以细线,形成细腻的阅读体验;封面精装,Koolhaas和Obrist的肖像作底,做网格处理,上面丝印白字,以土绿色麻布包背,例行配丝带——又是一本富有书卷气息的阅读精品。

小马与橙子的设计吸引了不少艺术家的注意,被邀请设计了非常多的艺术家个人作品集。但这些艺术家作品集多数为配合个人展览而出版,编辑非常简单,通常都是一、两篇策展人或评论家的文章,然后就是作品图录,再加艺术家的CV——罗列参加过的国内外展览。因为近几年艺术市场的活跃,这类的出版物多如牛毛,但即便有小马与橙子的精心制作,这些书的阅读性仍是差强人意,因为内容决定了它们只能用来翻一翻,快速浏览。有感于此,当2012年刘小东邀请侯瀚如和我策划他在新疆和田的现场绘画项目时,我决定和小马与橙子做一本不一样的艺术家作品集。刘小东的现场绘画项目已经做过很多,但这次侯瀚如决定加入对新疆的研究,作为一个平行项目,为刘小东的绘画行动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术背景。我负责研究部分的工作,到新疆南北去作田野调查,采访很多当地的作家、历史学家和民间的老百姓,同时负责在乌鲁木齐和北京组织两场关于新疆和中亚地区的研讨会——这也是知识生产的一种方式,实际上,出版物的编辑与策展观念及其方法息息相关,在策展早期,出版物的内容框架就已经成形了。因此,最后这本出版物定名为《刘小东在和田与新疆新观察》,它包含两个平行的部分:刘小东在和田的文献纪录、创作过程和结果以及我负责的新疆研究内容,后者是试图增强此书阅读感的部分。

按照这一结构,小马与橙子大胆地采用了亚麻油画布作为两部分的篇章页,上面丝印白底,章节标题烫金,以锁线方式与其它书页装订在一起,并使用两条分别标示着“刘小东在和田”和“新疆新观察”的丝带。全书封面采用柔软的黑色仿真皮,书名同样烫金,没有图片,如同精装的《圣经》。我把侯瀚如的策展论述放在前面作统领,紧接其后的“刘小东在和田”部分和“新疆新观察”部分各设小目录,各含丰富的内容:第一部分有本项目顾问阿城谈刘小东此次创作的文章,刘小东1986年初次到新疆的速写文献,他这次在和田的创作日记、现场图片以及这次的所有绘画作品,还有一部纪录他现场绘画的纪录片的资料;第二部分有我的一篇总结本次研究的文章,对六位新疆作家和木卡姆艺人的采访,两次研讨会的现场图片和文字整理稿,以及我在新疆田野考察所拍的照片。中间以乌鲁木齐和北京的两次展览的现场图片作连接。约10万字(还不算英文在内)的文字量,加上各种作品和图片资料,按不同方法分类,这给小马与橙子提供了使用不同纸材和不同页面尺寸进行穿插编织提供了一个依据。这本书的设计和工艺的复杂程度堪比《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一书,但较它更适合阅读。因为经过《天南》共14期的磨炼,小马与橙子更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更懂得去突出文字内容,而在自己的视觉表现上更内敛深藏。





《刘小东在和田与新疆新观察》(Liu Xiaodong's Hotan Project and Xinjiang Research),侯瀚如、欧宁编,小马与橙子设计,中信出版社出版,2013。

书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传统载体,比之今日的互联网或其它电子媒体,它最令我们难以割舍的是它的物质触感。经由不同材料和工艺制作而成的书,不仅能让我们沉醉于智慧传承和精神交流,更能让我们领会体验它的物质之美。张铿夫在《中国书装源流》中曾云:“夫书之有装,如人之有衣。人无衣,则赤体不蔽,何以为人?书无装,则简编失次,何以成书?且一代有一代之衣冠,一代亦有一代之文物,观衣冠而知家风,察文物而识雅尚。狐裘千金,重在毫毛,善读书者,幸勿以皮相而忽之。”但因为“书重内容,何必外装”的观念,制书者常常难入史传,藉藉无名。中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群星璀璨,他们的作品流芳百世,可谁知道他们背后那些绞尽脑汁、穷尽所能,以求一册书简能尽善尽美、传之久远的制书者?人们服膺于鲁迅的思想和写作,但对他在书装领域的探索则知之甚少。而对钱君匋、丰子恺、陈之佛、闻一多、张光宇这些曾经对中国书业有极大贡献的制书者,人们也仅了解他们闪耀于历史前台的其他身份。

以我视野所及,在平面设计和制书技艺上,小马与橙子已足以与任何在这一领域处于前沿地位的同侪比肩。在不同国家,我每每以他们制作的书示人,观者无不啧啧称赞,爱不惜手。而小马与橙子这样技艺精湛的制书者,却总是低调做人,不求闻达。他们只是埋首苦干,甚少参与公开活动,惟书最后送达读者手中被激赏时,才最感快慰。这篇文章披露他们的名字,也是他们所不愿的。目前他们正在为我紧张设计制作新的杂志V-ECO以及一本展览出版物《南方以南》,当读者不得见其人时,也只好拭目以待他们的新作品了。

2013年7月4日,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