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物志》仍关注民间文化,将围绕在具有文化底蕴、历史遗痕、民间美学与收藏旨趣等意义的民间收藏品,以“图鉴式”的方法展现该主题藏物的多元风貌,并辅以详细文字解析藏物的来龙去脉;而根据主题藏物所收录的大量资料在鉴赏之余,亦可当作一种文化工具书。
*《集物志》第一辑·老火花专辑-收录了自清末至民国(1949年前)期间(包括外商洋火与民族火柴工业)的老火花1838张,以专题归类形式综合地体现这个已经淡出人们生活的火柴贴画的方寸世界。
*“火花藏知”与“火花藏珍”-以上下配页方式,先带领读者认识火花的基础知识,包括火花的分类、火花的名词术语、火花的辨伪、火花的印刷与以及一览各种珍贵的火花品种。(收录火花78张)
*“火花看中国近代史”-火柴随着普及成为民生必需品之后,包括外商(含侨办)、华商等各厂家,针对各个历史时期曾出品过各种具有政治宣传意味的火花商标,真实地呈现自晚清末年清政府衰败、维新运动至革命派兴起,以及辛亥革命成功再至军阀时代,最后民国恢复等近百年的风云历史。这些火花由于时代久远且保存不易,能较全面地展示这个时期的历史风貌就更显得非常珍贵。(收录火花267张)
*“旗帜的故事”-早期老火花曾出现许多旗帜的图案商标,包括自清末黄龙旗开始至辛亥革命时期各个时期的旗帜,例如青天白日旗、井字旗、铁血十八星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等等;由于不确定的时政变化,也使得这个主题的火花呈现众旗争辉的精彩一篇。(收录火花134张)
*“洋火入侵”与“国货当自强”-仍以上下配页对照的方式,一览自清末洋火入侵,包括英、美、德、瑞、日……等等西方诸列强利用火柴作为经济侵略手段之一,进行大量倾销牟取暴利的真实历史;而另一方面,我国自主的民族火柴工业如巧明火柴厂、鸿生火柴厂、西南火柴厂、振业火柴厂……等等在各时期亦群起抗争,谱写了一段与外强对抗的火柴历史。(收录火花174张)
*“日常生活与习俗”-火柴是民生必需品,许多厂家也会设计各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题材,这些题材众包括一些农耕生产、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生活娱乐及市井或历史典故,这个篇章即介绍该类火花。(收录火花100张)
*“文字火花”-文字火花是众多火花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它多以醒目的文字直接作为火花的商标,名称包括厂家名称、地域名称或其它创造的词语等;尤其“眼镜花”更是一个既具有特色且从清末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都还在使用的版面形式,本篇即以此为主轴呈现这些火花。(收录火花149张)
*“火花童趣”与“火花倩影”-这两篇则分别介绍人间人爱的孩童形象与“美女”形象,这两个题材自清末以来就多有呈现,且因为时代的演变,火花上无论孩童或女性,在其发型、服装上也随着改变,从百姓生活的角度亦感受到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迁。(两篇共收录火花113张)
*“附录”-刊物最后,我们再将未涵盖于以上专题的火花一并收录,这些火花的题材亦是五花八门。(收录火花206张)
*后语(摘录于《集物志》出版序)
老蔡爱集物,但都是些小物、旧物。其中一类是像火花、粮票、烟画、老广告等这样的平面小藏物。它们曾经与人们一同经历了岁月的更替,无不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些承载历史遗痕与凝聚文化内涵的物品,由于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几乎都已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甚至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从昔日纯粹的日用品变成今日的收藏品。我爱这些小物潜藏的丰富人文气息,是那样地真实、自然,它们甚至透发出一种美,一种值得怀念的质朴美,在线条、图案、色彩中不断地释放出来,令我为之着迷。
愿这些生活里曾经拥有的美与大家共享。。。
购买《集物志-老火花》请点击唯一淘宝店→
《集物志》淘宝链接
购买《首抄本-木活字印刷》请点击唯一淘宝店→
《首抄本》淘宝链接
购买《手艺人-赵权·蔚县剪纸》请点击唯一淘宝店→
《手艺人》淘宝链接
《首抄本》介绍:请点击链接浏览;
《手艺人》介绍博文:请点击链接浏览。